我單位推薦下列項目申報201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,特進行公示。公示期:2013年 4月 10日至 2013 年 4 月17 日,公示期內如對公示內容有異議,請您向 院科技處反映。
聯(lián)系人及聯(lián)系電話:陳樂端,64517977
附:公示內容
項目名稱:重大建筑工程抗風設計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
候選單位(含排序):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
候選人(含排序):金新陽,陳凱,唐意,趙基達,錢基宏,嚴亞林,符龍彪 ,何連華,楊立國,金海,武林
項目簡介(不超800字):
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加快,各地出現(xiàn)了大量超高層和大跨建筑。這些大型建筑在彰顯社會進步的同時,也給結構設計帶來新的挑戰(zhàn),尤其是其抗風設計面臨諸多新問題:1)重大建筑工程通常規(guī)模較大、結構體系復雜,對風洞試驗技術和風振分析能力有更高要求。2)超高層建筑的橫風向和扭轉風振顯著,傳統(tǒng)的單一方向風荷載取值方法已不適用。3)大跨空間結構由于振型密集,難以將隨機的脈動風荷載簡化為普適的等效靜風荷載。
針對上述關鍵技術難題,本項目開展了系統(tǒng)深入的研究,取得一系列創(chuàng)新成果,建立了重大建筑工程的抗風設計體系。主要創(chuàng)新成果包括:1)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建筑風洞實驗室,研發(fā)了可滿足海量數據測試要求的大規(guī)模同步測壓系統(tǒng)。2)提出了風振計算的廣義坐標合成法,計算效率比傳統(tǒng)算法提高20倍,有效解決了重大建筑工程的風振計算效率問題。3)通過大量風洞試驗,系統(tǒng)研究了典型截面超高層建筑的順風向、橫風向和扭轉風振的基本規(guī)律,建立了基于三維模態(tài)的超高層建筑等效靜力風荷載理論體系和實用方法。4)基于風洞試驗結果和參數敏感性分析,總結了結構偏心率對超高層建筑彎扭耦合風振響應的重要影響,據此提出了相關設計建議。5)系統(tǒng)研究了大跨結構的等效靜風荷載理論體系,提出了基于響應時程的等效靜風荷載分析方法,并給出了大跨結構下壓風荷載的取值建議。6)系統(tǒng)的提出了基于荷載效應的結構抗風設計方法,并在工程問題中驗證了該理論的先進性、前瞻性和實用性。
本項目促進了學術研究與工程實踐的融合,引領了風工程研究的發(fā)展方向。研究成果為實現(xiàn)重大建筑工程安全、經濟的結構抗風設計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,相關成果不僅大量應用于工程實踐,還被納入國家標準《建筑結構荷載規(guī)范》和行業(yè)標準《建筑工程風洞試驗方法標準》中。發(fā)表學術論文41篇,被EI收錄18篇,獲2項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。近3年項目組完成抗風咨詢項目104項,創(chuàng)造直接經濟效益2784萬元,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效益顯著。
2013年4月10日